- 许欢;
目的 分析急性皮肤衰竭(ASF)在老年重症患者中并发产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防范其发生的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重症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治疗期间ASF并发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SF将其分为并发组(33例)与未并发组(47例),对老年重症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合并疾病、治疗措施、风险评级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其并发ASF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重症患者治疗期间并发ASF例数为33例,总发生率为41%;老年重症并发ASF与未并发ASF患者的体质指数、是否伴肾脏衰竭或脓毒症、是否使用镇静镇痛类药物、营养风险筛查评分2002(NRS 2002)分级、压力性损伤评分(Braden评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重症患者体质指数过低、伴肾脏衰竭、使用镇静镇痛类药物及存在营养风险或压力性损伤风险均为影响其并发AS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影响老年重症患者并发ASF的危险因素为体质量指数过低、伴肾脏衰竭、使用镇静镇痛类药物及存在营养风险或压力性损伤等。
2025年10期 v.54 779-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会勤;
目的 探讨基于生命帮助计划(HELP)理论下的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HELP理论下的MDT护理模式,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量表(SCL-90)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经基于HELP理论下的MDT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负面情绪有所缓解,有效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10期 v.54 782-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鲍俐霏;秦杨;李莉梅;吕婷娟;马利红;
目的 探讨态度-定义-开放思维-制订计划-问题解决(ADOPT)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及护理)和观察组(常规基础治疗及护理+ADOPT护理)各45例,对2组进行干预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凝血指标及SDS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HbA1c、FPG、PBG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TC、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指标PT、TT、aPTT高于对照组(P<0.05),FI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ADOPT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血糖、血脂及凝血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2025年10期 v.54 787-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荣陈霞;
目的 分析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护理联合标准化护理对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8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35例),联合组予以PDCA循环护理联合标准化护理(45例),分析2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依从性、不良反应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联合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湿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9%(P<0.05);干预前,2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CRP、PTC、IL-6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MPP患儿应用PDCA循环护理联合标准化护理效果显著,既能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提高患儿依从性,抑制炎症发生、发展。
2025年10期 v.54 791-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珊;
目的 分析循证医学指导下鼓励性护理对腹股沟疝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腹股沟疝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医学指导下鼓励性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心理水平、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关系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循证医学指导下鼓励性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2025年10期 v.54 795-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