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论著

  • 四子散外敷对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及疼痛的效果研究

    陈杰;周锦真;周友栩;林双;赵奔奔;周守群;

    目的 探讨四子散外敷对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和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期间120例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术患者进行研究。按1:1比例随机分为术后常规治疗组、中药外敷组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术治疗,常规治疗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中药外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子散外敷干预。比较2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以及舒适度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记录2组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中药外敷组术后未发生血清肿,常规治疗组术后发生了4例Ⅰ型血清肿、3例Ⅱ型血清肿,总发生率为11.7%(7/60)。2组血清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术后1 d相比较,2组患者术后5 d、术后15 d、术后30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中药外敷组患者术后5 d、术后15 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术后30 d 2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持续时间方面,中药外敷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术后1 d相比较,2组患者术后5 d、术后15 d、术后30 d的舒适度评分均升高,且中药外敷组患者术后5 d、术后15 d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术后30 d 2组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中药外敷组复发率为1.8%,和常规治疗组的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子散外敷可有效减少成人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10期 v.54 723-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托珠单抗联合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症状 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商亚杰;

    目的 探讨托珠单抗(TCZ)联合来氟米特(LEF)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症状、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g)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RA患者104例分为2组。对照组(52例)采用LEF治疗,基于此研究组(52例)联合TCZ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关节症状、血清炎性因子及Ig水平,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功能障碍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晨僵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蛋白球A(Ig A)、免疫蛋白球M(IgM)、免疫蛋白球G(Ig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Z联合LEF对RA患者治疗的效果明确,可缓解患者关节损伤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2025年10期 v.54 728-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某院成人住院患者全肠外营养医嘱情况分析

    张志平;张智琪;郑晓俊;

    目的 分析某院全胃肠外营养(TPN)处方合理性,为进一步优化肠外营养的审方规则和规范全胃肠外营养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合理用药系统中2023年12月全胃肠外营养处方,回顾性分析处方的营养风险筛查情况。对全营养混合液医嘱的处方合理性等进行点评。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此院接受TPN支持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中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做过营养风险筛查的比例为38.1%,NRS 2002平均分数为4.0±1.3。在194份营养混合液处方中,合理处方122份,合理率为62.9%,其中糖脂比不合理2份、热氮比不合理47份、二价阳离子浓度不合理2份、氨基酸浓度不合理16份、丙氨酰谷氨酰胺占总氨基酸比例不合理48份、鱼油占总脂肪乳比例不合理5份、总液量不合理6份。结论 此院应加强入院营养风险筛查。该院全营养混合液处方在配伍稳定性和营养素配比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应发挥专业技能,优化肠外营养审方规则,营养科医师要加强宣教培训,引导医师开具合理的处方,规范全营养混合液使用。

    2025年10期 v.54 733-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复方青黛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对银屑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顾静;王来群;赵韶华;李凤娟;

    目的 探究银屑病患者采用复方青黛胶囊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银屑病患者分为2组,各47例。2组均保持清淡饮食,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复方青黛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皮肤屏障功能、免疫功能、银屑病面积与皮损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阿维A胶囊治疗相比,银屑病患者加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利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提高免疫功能,降低PASI分数,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0期 v.54 738-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颈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弹性潜在剖面模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于春玲;

    目的 利用潜在剖面模型探究颈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弹性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4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颈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康诺-戴维森心理弹性量表(CD-RISC-25)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利用潜在剖面模型对其心理弹性类别进行绘制,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探索。结果 本研究共拟合出3个类别,分别是低力量、低乐观、低坚韧组(n=67,类别概率37.0%),高力量、高乐观、高坚韧组(n=72,类别概率39.7%),仅乐观高组(n=42,类别概率23.2%)。其中,与低力量、低乐观、低坚韧组相比,高力量、高乐观、高坚韧组的自我效能,年龄在30.5~48.0岁,已婚,居住地在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仅乐观高组,年龄30.5~48.0岁,已婚,居住地在城市和没有合并其他慢性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弹性可以分为低力量、低乐观、低坚韧组、高力量、高乐观、高坚韧组和仅乐观高组3个类别,其中年龄、已婚、城市居住和没有合并慢性病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2025年10期 v.54 74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作者·编者·读者

  •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的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应以第三人称的语气书写,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摘要一律采用四要素式,即:(1)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

    2025年10期 v.54 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025年10期 v.54 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刊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本刊编辑部作出说明。2如1篇文稿已以全文方式在某刊物发表,除非文种不同,否则不可再将该文投寄给本刊。3请作者所在单位在来稿介绍信中注明该文稿有无一稿两投问题。

    2025年10期 v.54 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消息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征订启事

    <正>《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双月刊,双月30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 1009-6817,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14-1281/R,邮发代号22-195,定价20元/册),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面向医学影像专业及临床各专业学科的广大医务人员,重点反映我国普通放射、CT、磁共振、介入放射、核医学、超声、放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各种影像机械检修、投照及机器应用,同时刊登临床各专业学科医生应用影像技术诊治的新经验、新手段和新技术。编辑部邮箱:syyx2005@sina.com,电话:(0351)2457011,通信地址:太原市长风街130号人口大厦14层(030006),发行部邮箱:zhfwzxfxb@163.com,电话:(0351)7553072。

    2025年10期 v.54 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调查研究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1年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防范措施分析

    许丽;袁慧娜;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1年内再住院影响因素及相关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CHF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统计患者再住院情况,并依据再住院发生情况分为再住院组与非再住院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居住状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用药依从性、低钠限水饮食、合并贫血、合并焦虑或抑郁、遵医嘱复诊、合并吸烟、合并饮酒等方面基础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再住院的高危因素。结果 98例冠心病CHF患者随访1年共有42例再住院,发生率为4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居住状态、用药依从性、低钠限水饮食、合并焦虑或抑郁、遵医嘱复诊与冠心病CHF患者出院1年内是否再住院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值(95%CI)=2.773 (1.147,6.707)]、病程≥10年[OR值(95%CI)=3.300(1.402,7.766)]、独居[OR值(95%CI)=4.630 (1.610,13.311)]、用药依从性欠佳[OR值(95%CI)=4.500(1.910,10.603)]、未低钠限水饮食[OR值(95%CI)=9.126(3.605,23.100)]、合并焦虑或抑郁[OR值(95%CI)=4.410 (1.846,10.535)]、未遵医嘱复诊[OR值(95%CI)=4.875 (2.046,11.615)]为影响冠心病CHF患者出院1年内再住院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 冠心病CHF患者出院1年内是否再住院与年龄≥65岁、病程≥10年、独居、用药依从性欠佳、未低钠限水饮食、合并焦虑或抑郁、未遵医嘱复诊有关,还需做好防范措施,降低再住院风险。

    2025年10期 v.54 749-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综述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曹祝鸣;赵超蓉;

    糖尿病的患病例数逐年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现代医学研究认为DPN是一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认为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血糖,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应激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及对症止痛治疗等。中医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为消渴病病久气阴两伤,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阴虚则营血滞涩,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故可见肢体麻木,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治疗上除了中药辨证治疗,还有中药熏洗、针灸疗法、穴位贴敷、推拿治疗等外治法。由于DP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近年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不少进展,特别是中医外治法,因此,发挥祖国医学优势,采用多种治疗措施综合治疗本病意义深远。本文对DPN近年来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多方面综述。

    2025年10期 v.54 75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临床研究

  • 外源性维生素D辅助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宋亚坤;李军宏;王志军;

    目的 探讨外源性维生素D辅助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并分为对照组(60例患儿)和观察组(60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外源性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淋巴结大小、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与80.0%,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淋巴结纵径、横径均显著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CT、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且停药后1周,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了1例头晕、2例腹泻、1例食欲不振,对照组发生了1例头晕、1例腹泻,均自行缓解。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维生素D辅助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淋巴结缩小,同时对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025年10期 v.54 757-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131I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的影响分析

    李静静;张玲;张勇;

    目的 探究131I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60例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病理类型、单、双侧病灶、有无甲状腺组织残留、复发风险度对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清VEGF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前乳头状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滤泡状癌患者(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2组血清VEGF水平均下降,滤泡状癌患者低于乳头状癌患者血清水平(P<0.05);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单侧、双侧病灶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有组织残留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无组织残留患者(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2组血清VEGF水平均下降,无组织残留患者血清水平低于乳头状癌患者(P<0.05);治疗前低危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中高危患者(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2组血清VEGF水平均下降,低危患者血清水平低于中高危患者(P<0.05)。结论 病理类型、有无甲状腺组织残留、复发风险度是影响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重要因素。

    2025年10期 v.54 760-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杨芬;杨良稳;赵燕旗;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采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CHD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洛尤单抗治疗。比较2组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斑块结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最小管腔面积(MLA)大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体积(TAV)小于对照组,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采用依洛尤单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可降低LDL-C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程,降低MACE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2025年10期 v.54 763-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康复医学

  • 强化本体感觉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功能快速康复的影响

    周杰;刘欣欣;王学丽;李永鹏;王林;

    目的评价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对患者予以本体感觉训练所产生的实际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泰安八十八医院行ACL重建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进行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则开展常规训练,观察组在此前提下强化本体感觉训练。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以及干预前后关节活动度、下肢肌力、膝关节功能(膝关节KS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下肢肌力、膝关节功能等各项评定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周的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够有效提高ACL重建患者的本体感觉水平,降低再损伤风险,提高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对ACL重建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5年10期 v.54 767-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医学检验

  •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凝血功能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朱颜鑫;杨妹音;夏凤琼;

    目的 探究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凝血功能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98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按照是否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24例)和无血栓组(74例),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DVT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98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24例(24%)发生术后DVT,74例(76%)患者未发生术后DVT;分析显示2组性别、体质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受伤因素、受伤至入院时间、APTT、P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D-D≥0.5 mg/L、TAT>4 ng/ml是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并发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凝血指标D-D≥0.5 mg/L、TAT>4 ng/ml及年龄≥60岁是影响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

    2025年10期 v.54 772-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不同分期和分化分析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25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意义

    魏巍;

    目的 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 (CA125)在不同分期、分化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02例肺癌患者,依据肺癌TNM分期将患者分为Ⅰ期组(28例)、Ⅱ期组(57例)、Ⅲ期组(17例),依据患者分化程度不同分为低分化组(48例)和中高分化组(54例)。对比不同分期患者血清AFP、CEA和CA125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FP、CEA和CA125及其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不同分期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患者血清AFP、CEA和CA125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AFP、CEA和CA125及其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不同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Ⅰ期组、Ⅱ期组比较,血清AFP水平在Ⅲ期组中降低,CEA和CA125水平在Ⅲ期组中升高(P<0.05);血清AFP、CEA和CA125对肺癌患者不同分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30;与中高分化组比较,血清AFP水平在低分化组中降低,CEA和CA125水平在低分化组中升高(P<0.05);血清AFP、CEA和CA125对肺癌患者不同分化程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41。结论 血清AFP、CEA和CA125及其联合检测对不同分期、分化肺癌均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肺癌患者临床评估指标。

    2025年10期 v.54 775-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护理

  • 老年重症患者并发急性皮肤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许欢;

    目的 分析急性皮肤衰竭(ASF)在老年重症患者中并发产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防范其发生的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重症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治疗期间ASF并发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SF将其分为并发组(33例)与未并发组(47例),对老年重症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合并疾病、治疗措施、风险评级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其并发ASF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重症患者治疗期间并发ASF例数为33例,总发生率为41%;老年重症并发ASF与未并发ASF患者的体质指数、是否伴肾脏衰竭或脓毒症、是否使用镇静镇痛类药物、营养风险筛查评分2002(NRS 2002)分级、压力性损伤评分(Braden评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重症患者体质指数过低、伴肾脏衰竭、使用镇静镇痛类药物及存在营养风险或压力性损伤风险均为影响其并发AS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影响老年重症患者并发ASF的危险因素为体质量指数过低、伴肾脏衰竭、使用镇静镇痛类药物及存在营养风险或压力性损伤等。

    2025年10期 v.54 779-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命帮助计划理论下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预后的影响

    任会勤;

    目的 探讨基于生命帮助计划(HELP)理论下的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HELP理论下的MDT护理模式,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量表(SCL-90)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经基于HELP理论下的MDT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负面情绪有所缓解,有效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10期 v.54 782-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ADOPT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鲍俐霏;秦杨;李莉梅;吕婷娟;马利红;

    目的 探讨态度-定义-开放思维-制订计划-问题解决(ADOPT)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及护理)和观察组(常规基础治疗及护理+ADOPT护理)各45例,对2组进行干预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凝血指标及SDS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HbA1c、FPG、PBG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TC、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指标PT、TT、aPTT高于对照组(P<0.05),FI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ADOPT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血糖、血脂及凝血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2025年10期 v.54 787-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PDCA循环护理联合标准化护理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荣陈霞;

    目的 分析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护理联合标准化护理对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8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35例),联合组予以PDCA循环护理联合标准化护理(45例),分析2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依从性、不良反应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联合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湿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9%(P<0.05);干预前,2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CRP、PTC、IL-6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MPP患儿应用PDCA循环护理联合标准化护理效果显著,既能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提高患儿依从性,抑制炎症发生、发展。

    2025年10期 v.54 791-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循证医学下鼓励性护理对腹股沟疝术后患者的影响

    刘珊;

    目的 分析循证医学指导下鼓励性护理对腹股沟疝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腹股沟疝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医学指导下鼓励性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心理水平、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关系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循证医学指导下鼓励性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2025年10期 v.54 795-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山西医药杂志》稿约

    <正>《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主要反映山西省医学科研成果及学术动态,以中、初级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设有专论、论著、实验研究、基础研究、预防医学、调查研究、影像诊断、综述、讲座、临床研究、药物研究、中医中药、误诊分析、医学检验、医学教育、临床护理、病例报告等栏目。欢迎广大基础、临床、预防等各级各类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来稿要求:

    2025年10期 v.54 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