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建宏;马东升;安恒庆;
目的 研究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转归。方法 通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癌临床资料数据库联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病理资料库,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自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筛选出19例病理诊断为IDC-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前列腺腺癌(Adc-P)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IDC-P组和Adc-P组在有无骨转移、淋巴结转移、内脏转移、初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碱性磷酸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C-P组相较Adc-P组具有更高的Gleason评分(P=0.002)和更晚的临床T分期(P=0.041),更短的生存时间[(31±18)个月与(59±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IDC-P患者具有更高的Gleason评分和更晚的临床T分期特点,且总体预后较差,生存时间较短。
2024年06期 v.53 403-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泽红;石少媛;牛彩琴;周丽;冯亦农;
目的 探讨经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乙肝肝硬化低病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20年至2022年就诊于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经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通过乙肝病毒高敏检测分为未测到靶标组、低于检测下限组、低病毒血症组,平均随访48周,观察患者临床特点、肝硬化相关并发症、肝细胞癌(HCC)发生率,评估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 251例经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中低病毒血症组(HBV DNA 10~2 000 U/ml)25例,低于检测下限组(HBV DNA<10 U/ml)107例,未测到靶标组(HBV DNA未检测到)119例,3组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既往核苷类药物治疗史及干扰素治疗史具有统计学意义,多数患者接受1~2种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且过半患者可达到HBV DNA检测不到的效果。随访期间3组患者均发现新增肝硬化相关并发症,38例(15.1%)发生HCC,其中7例死亡。结论 HBV DNA控制越好,肝损伤越轻,肝脏合成功能越好。接受抗病毒治疗核苷类药物(NAs)或干扰素(IFN)能显著降低乙肝病毒DNA。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论抗病毒治疗完全应答与否,均应定期检查,及早发现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原发性肝癌并予积极治疗,降低相关死亡率。
2024年06期 v.53 409-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警输;王立娜;李胜朝;
目的 分析症状性心肌桥(SMB)患者冠状动脉定量血流分数(QFR)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探讨QFR在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心肌灌注缺血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入组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因胸痛、胸闷等心肌缺血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前降支(LAD)SMB共203例(男性97例,女性106例),应用QFR分析软件对肌桥直径压缩狭窄程度进行定量测量后按Noble分级,分为Noble 1级组(126例)、Noble 2级组(25例)、Noble 3级组(52例);应用三维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肌桥段收缩期(SG-QFR)、舒张期(DG-QFR)肌桥段区域心肌供血灌注情况,住院期间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 Noble 1、2及3级3组一般临床特征上仅在肌桥伴有病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DG-QFR分别为0.94±0.06、0.90±0.08、0.79±0.10 (P=0.023);SG-QFR分别为0.89±0.08、0.76±0.09、0.71±0.07 (P=0.045);核素负荷试验灌注缺损分别为18%、2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素负荷心肌核素灌注缺损与DG-QFR、SG-QFR相关性分析显示r分别为-0.55,-0.54(P<0.01)呈负相关。结论 受到肌桥对心脏收缩和舒张活动的动态影响,D-QFR更能反映冠状动脉心肌桥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但仅提示和心肌灌注显像阳性间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
2024年06期 v.53 414-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峰;张萍;史欣;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创伤应激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接诊的腺样体肥大患儿11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鼻内镜下动力切割术,53例)、B组(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57例)。比较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术后A、B组创伤应激指标;比较A、B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A组、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2±4)min、(18±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2.7)ml、(6.1±1.0)ml。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术后1 d A组、B组血清皮质醇(Cor)水平分别为(390±46)nmol/L、(350±44)nmol/L,前列腺素E2 (PEG2)水平分别为(200±25)μg/L、(160±20)μg/L,P物质(SP)水平分别为(14.3±3.6)pg/ml、(9.5±1.8)pg/ml。术后3 d A组、B组血清Cor水平分别为(297±40)nmol/L、(258±41)nmol/L,PEG2水平分别为(143±20)μg/L、(120±21)μg/L,SP水平分别为(10.3±2.7)pg/ml、(6.2±1.2)pg/ml。术后1、3 d B组血清Cor、PEG2、SP水平均低于A组(P<0.05)。A、B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出血率8%低于A组0(P<0.05);A、B组术后躁动、软腭损伤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可减轻患儿创伤应激,减少术后出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4年06期 v.53 418-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荻;杨璐菲;查洪;唐珂;蒋敏慧;
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开展眼健康教育2年后视疲劳和用眼卫生状况的调查,评估眼健康教育与用眼卫生对小学生视疲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8年在无锡市所有小学采取多种形式对小学生及其家长开展健康用眼宣传;2020年通过网上和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随机对20所小学1~6年级小学生进行视疲劳和用眼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2 217份有效问卷,眼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为85.12%;有视疲劳症状者为35人,视疲劳症状的发生率为1.58%;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每天使用电子产品单次最长时间、每晚睡眠时间、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居家照明常识的了解情况、抗疲劳眼药水使用不同情况下小学生视疲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每天运动、饮食、眼保健操措施不同情况下小学生视疲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眼健康教育知识的宣教、普及可有效地降低小学生视疲劳的发生。
2024年06期 v.53 423-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池敏;徐计宏;张晓平;刘慧君;
目的 分析2020年太原市居民四类主要慢病早死概率,为慢病防治、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提供支持。方法 利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2020年太原市户籍居民死亡资料,分析慢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结果 2020年太原市居民四类主要慢病标化死亡率347.35/10万,占全部死亡的92.19%;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标化死亡率为321.02/10万,占总死亡的85.31%。四类慢病早死概率为11.02%,与山西省2015年早死概率相比较降幅达42%,并且男性早死概率高于女性。结论 太原市202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水平较高,并且太原市居民报告的慢性病死亡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为主。虽2020年太原市居民重大慢病早死概率下降幅度较大,但应进一步针对不同人群尤其男性人群制定有效的危险因素干预。
2024年06期 v.53 428-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怡静;董耀荣;
目的 探究养心方联合美托洛尔对心虚胆怯型心悸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120例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来本院进行心虚胆怯型心悸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心方,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作对比。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在观察组为97%(58/60),在对照组中为83%(50/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心悸、气短、易惊、烦躁、少寐、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均有下降,但对照组不及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和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下降,且对照组下降幅度小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0),对照组为18%(11/6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方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降低心虚胆怯型心悸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改善机体血流情况。
2024年06期 v.53 432-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钢;唐东润;张玉梦;段海珍;
目的 探讨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对患者视力及眼压水平、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PDR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82例P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1例)实施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视力、眼压水平、炎症反应、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眼压水平(13.1±2.6)mmHg、并发症5%均低于对照组的(15.2±3.7)mmHg、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反应总发生率为10%(4/41),与对照组15%(6/41)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CLVQOL)中的远视力、移动和光感(79.9±4.6)分、日常生活能力(83.2±5.8)分、阅读和精细动作能力(82.1±5.5)分、调节能力(84.1±5.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5±2.4)分、(72.9±3.7)分、(69.8±3.5)分、(73.6±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DR患者中应用25G玻璃体切除术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水平以及视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增加炎症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2024年06期 v.53 437-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