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论著

  • 2016—2022年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筛查及归队回顾性分析

    郑剑婷;黄伯泉;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及其结果呈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为制定相应人群招募与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抗-TPELISA)对2016—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双试剂血液筛查;统计分析单、双试剂呈反应性构成比以及单试剂梅毒抗体呈反应性献血者归队资料;随机选择2022年部分抗-TP-ELISA呈反应性标本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结果 2016—2022年广州地区共筛查无偿献血者1 842 945份,抗-TPELISA呈反应性共5 029份(0.27%),双试剂呈反应性3 804份(0.21%),单试剂呈反应性1 195份(0.06%),逐年呈递减趋势(P<0.05);单试剂呈反应性1 195份标本中,“首次献血者”共236份(19.7%),复查合格归队后再次献血的102份(8.5%),占“首次献血者”的43.2%(102/236)。“固定献血者”共231份,其中复查归队并再次献血的64份(64/1 195,5.4%),占“固定献血者”的27.7%(64/231);抗-TP-ELISA呈反应性标本186份进行TPPA的确证阳性率为91.9%(171/186),其中172份A、B双试剂均呈反应性标本中TPPA确证阳性的有168份(97.7%,168/172),单试剂呈反应性标本共14份中有3例为TPPA阳性,单双试剂TPP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6—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筛查中TP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采供血机构应关注抗-TP-ELISA单试剂呈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问题,为献血者提供精准服务。

    2024年05期 v.53 32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性别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王光胜;鲍俊杰;胡婷;田媛媛;黄利;顾汉沛;周金金;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梗死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影像学评估应用3.0T磁共振弥散成像和3D-TOF-MRA方法,明确梗死灶情况及责任血管。结果 37例A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不同性别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男性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比例高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t=2.22,P=0.033);男性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比例高于女性(100%与62%,χ~2=7.78,P=0.005),其中女性患者上肢肌力损害程度分级较男性患者轻(Z=2.21,P=0.034)。男性患者扣带回发生梗死灶的比例高于女性(63%与24%,χ~2=5.64,P=0.018),女性患者胼胝体膝部发生梗死灶的比例高于男性(48%与13%,χ~2=5.11,P=0.024),其他部位梗死灶无性别差异。结论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不同性别患者在梗死灶部位及肢体功能障碍方面有差异。

    2024年05期 v.53 328-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神经介入取栓术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预后影响

    刘立;王永生;

    目的 观察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中80例实施常规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将另外80例实施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的患者列为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治疗安全性。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 对患者疗效、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手术组的美国国立卫生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90%(72/80)高于对照组79%(63/80),6-酮-前列腺素(PG)F1α(6-kelo-PGF1α)高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80)低于对照组16%(13/80)(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NIHSS> 10分、血管仍闭塞,治疗后并发颅内出血、肢体障碍、认知障碍及病情复发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介入取栓术可促进其脑梗死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2024年05期 v.53 33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应用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金玉明;计玉桦;

    目的 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应用在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2例疑似OO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分别在X线排粪造影、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不同状态下的肛直角值,并评估X线排粪造影、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一致性。结果 观察组经X线排粪造影、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静息相的肛直角值为(110±13)°、(109±10)°,力排相的肛直角值为(120±15)°、(117±13)°;对照组经X线排粪造影、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静息相的肛直角值为(111±11)°、(111±11)°,力排相的肛直角值为(122±15)°、(118±13)°;2组的不同状态下的肛直角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检查直肠黏膜脱垂、耻骨直肠肌痉挛与X线排粪造影检查的Kappa值分别为0.695、0.947。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应用在OO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与X线排粪造影检查的诊断一致性较好。

    2024年05期 v.53 338-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臧蕊;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水平更高,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素(ET-1)水平更低,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可有效修复受损神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调节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机制,增强其血管内皮功能,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2024年05期 v.53 342-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三妙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

    宋泽龙;吉旭彬;孙祥耀;王翔宇;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三妙丸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分析相关有效成份及核心靶点。方法 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三妙丸有效成份及作用靶点,使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GKB)、疗效靶点数据库(TTD)、药物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检索疾病相关靶点,使用Perl语言进行归类数据分析,R语言绘制Venn图,分析出三妙丸作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网络平台检索靶蛋白之间相互关系,并导出PPI网络图,使用Cytoscape软件将药物有效成份及疾病相关靶点网络关系可视化。使用Bioconductor数据,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相关柱状图、气泡图、通路图。使用PubChem数据库、PDB数据库受体、配体信息,通过AutoDockTools进行分子对接、打分。结果 检索出三妙丸中共44个有效成份,其中25个有效成份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联;三妙丸中有效成份作用靶点203个,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靶点2 200个,相关联靶点71个。基因本体富集分析(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分析,三妙丸通过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核因子-kappaβ信号通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三妙丸有多种有效成份作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核心靶点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预测有效成份吴茱萸次碱、槲皮素、黄芩黄素可对COX2、MMP9靶点发挥作用。结论 三妙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多靶点、多途径和多重机制。吴茱萸次碱可能是作用于COX2、MMP9靶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机制。

    2024年05期 v.53 346-350+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麝香保心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其疗效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载脂蛋白B/A1值的影响

    任蕾蕾;杨莹;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其疗效、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_1(ApoB/ApoA_1)值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4例,西医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基于以上加予麝香保心丸治疗,评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评估2组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血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和其他血清生化指标[NT-proBNP、Hcy及ApoB/A_1值]。结果 2组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中西医结合组较西医组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89%与70%,P<0.05);2组治疗1个月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和心肌耗氧量、LVDD及LVEF较治疗前缩短降低或增加(P<0.05),血清TG、TC、LDL-L和NT-pro BNP、Hcy水平和ApoB/A_1比值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提升(P<0.05),其中中西医结合组变化幅度较西医组升高(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美托洛尔治疗中能提高临床疗效,可减轻心绞痛发作情况,有效降低血清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并提高LDL-C水平,对血清NT-pro BNP、Hcy水平起到抑制作用,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2024年05期 v.53 351-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子痫前期孕妇D-二聚体水平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探究

    刘鹏;梁文娟;谢云;郭璇;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孕妇D-二聚体水平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于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80例为观察对象,纳为子痫前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重度组(38例),同期选择于我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名为健康对象组,采集各组孕妇空腹静脉血,比较各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NLR水平,查阅2组孕妇产后新生儿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新生儿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NLR及其他指标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NLR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价值。结果 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NL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度组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NLR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体质量低于轻度组,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低于轻度组(P<0.05)。子痫前期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子痫前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NLR呈明显正相关(r=0.52,P<0.05),与新生儿体质量、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47、-0.51、-0.45,P均<0.05)。ROC曲线显示,D-二聚体、NLR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3、0.803,联合预测的AUC为0.906,联合预测价值较高。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普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D-二聚体水平明显异常表达,且D-二聚体水平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及NLR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定期监测D-二聚体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为临床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合理参考。

    2024年05期 v.53 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的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应以第三人称的语气书写,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摘要一律采用四要素式,即:(1)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

    2024年05期 v.53 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刊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本刊编辑部作出说明。

    2024年05期 v.53 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

    本刊编辑部;

    <正>根据有关规定,我们对来稿中有关计量、浓度等表示方法有统一要求,望作者参照执行。1时间表达: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例:3 d、19 h、20 min、5 s,不用3天、19小时、20分钟、5秒。2人体及动物内压力测定的计量单位: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

    2024年05期 v.53 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山西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山西医药杂志》(半月刊,每月15日,25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0253-9926,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14-1108/R,邮发代号22-38,定价12元/册),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是综合性医学期刊,以中、初级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办刊理念,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

    2024年05期 v.53 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征订启事

    <正>《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双月刊,双月30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 1009-6817,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14-1281/R,邮发代号22-195,定价20元/册),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面向医学影像专业及临床各专业学科的广大医务人员,重点反映我国普通放射、CT、磁共振、介入放射、核医学、超声、放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

    2024年05期 v.53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刘婷;

    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创伤后成长(PTG)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行肝切除术治疗的100例肝癌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估其PTG水平,并收集相关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术后PTG水平,分析患者肝切除术后PTG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肝癌患者的PTG评分为(61.6±6.2)分,处于低水平PTG。不同年龄、自我表露、术后放化疗、社会支持度的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P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60岁、术后放化疗、低水平自我表露及社会支持度是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PTG水平较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PTG水平较低主要受患者年龄≥60岁、术后放化疗、低水平自我表露及社会支持度低等因素影响,临床可据此采取措施来提高其PTG水平。

    2024年05期 v.53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影像诊断

  • 超声“萤火虫”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刘芳欣;王洲;任永凤;李健;殷延华;陆静;

    目的 探讨超声“萤火虫”技术(MI)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在乳腺良恶性非肿块型病变(NML)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乳腺NML的MI及VTIQ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2种技术单独应用及联合使用对乳腺NML的诊断价值。结果 115例乳腺NML,60例良性,55例恶性;MI显示乳腺良性NML强回声点分布形态多呈少量或者散在,乳腺恶性NML强回声点分布,形态多呈簇状或者线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以每平方厘米内3个强回声点为诊断乳腺恶性NML最佳截断值;乳腺良、恶性NML内部SWV值分别为(3.5±0.6)m/s、(5.0±1.0)m/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SWV值>乳腺导管内癌SWV值>乳腺良性NML内SWV值,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TIQ技术SWV值诊断乳腺恶性NML最佳截断值为3.76m/s;MI、VTIQ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NML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6、0.793、0.922,联合应用显著优于单独应用MI或者VTI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及VTIQ技术联合应用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NML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05期 v.53 365-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康红;王小利;杨鑫;王香玲;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其致病因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快速准确地鉴别病原体,是临床医生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的前提。传统病原学检测法操作复杂又耗时长,且病原菌检出率低,这就很难满足临床对感染性疾病及时、准确诊治的需求。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够克服传统病原菌检测法的局限性,对病原体诊断速度快、效率高且全覆盖,可无偏倚地直接从样本中获得病原体的核酸序列信息,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所得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迅速识别各类病原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对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2024年05期 v.53 369-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李永鹏;石德龙;张烈;

    目的 探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和预后的时间。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125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3例,2组均予以化痰平喘(氨溴索及氨茶碱)及常规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血清转化因子-β_1(TGF-β_1)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肺换气功能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用力肺活量(FVC)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肺通气及肺换气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患者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用力肺活量、FEV_1、FEV_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I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炎症因子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WBC、CRP、PCT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TGF-β_1和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TGF-β_1、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改善肺间质性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降低TGF-β1、VEGF、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整体提高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05期 v.53 376-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超滑导丝辅助通过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桡动脉痉挛时的应用价值

    韩兆帅;郝增光;李现立;

    目的 探讨双超滑导丝辅助通过技术(DGWA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桡动脉痉挛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2例行PCI术并发桡动脉痉挛患者,按术中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与研究组(38例,采用DGWAT治疗)。比较2组指引导管通过率、指引导管通过时间、抵达导管室到梗死血管开通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指引导管通过率100%,比对照组的54%高(P<0.05);研究组指引导管通过时间、抵达导管室到梗死血管开通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2组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比对照组的27%低(P<0.05)。结论DGWAT治疗PCI术并发桡动脉痉挛安全可行,可提升指引导管通过率,在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

    2024年05期 v.53 380-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马志坚;刘清红;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南康众合医院和赣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AP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时间、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腹痛和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2组血清CRP、PCT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2组Hb及ALB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可促进AP患者症状消退,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及Hb、ALB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24年05期 v.53 383-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护理

  • 循证医学指导下的分级诊疗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宋珊珊;车玲玲;

    目的 观察循证医学指导写的分级诊疗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为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的患者,观察组55例,为实施循证医学指导下分级诊疗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诊疗情况、临床指标、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不同护理模式下,观察组的候诊时间、抢救时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病情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等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4/55)低于对照组18%(10/55)(P<0.05)。结论 循证医学指导下的分级诊疗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急诊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24年05期 v.53 386-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吴丹;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FTS)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共纳入72例,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以简单抽样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FTS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主观疼痛程度、康复效果、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正常饮食时间分别为(21.2±2.5)h、(37.0±5.8)h、(3.5±1.2)d,低于对照组(25.1±2.7)h,(41.5±6.1)h,(4.8±1.4)d(t=6.38、3.24、4.12,P<0.05)。观察组术后4 h、术后8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分分别为(2.6±0.8)分、(3.1±0.6)分、(3.2±0.6)分、(3.2±0.6)分,低于对照组(3.7±0.8)分,(4.3±0.7)分,(4.4±0.7)分,(4.3±0.7)分,(t=5.62、7.69、7.42、7.5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皮下气肿等发生率为3%,对照组为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2,P>0.05)。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FTS护理干预可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康复,缩短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继而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更高的护理评价。

    2024年05期 v.53 389-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输尿管下段狭窄和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心理评估分析

    王燕;梁韶峰;

    目的 评估分析输尿管下段狭窄和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心理状态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56例,移植肾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37例的围术期心理护理临床资料,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进行围手术期心理评估,按照焦虑和抑郁程度,按术前,术后分别比较;将患者分为输尿管下段狭窄(N1组),移植肾输尿管下段狭窄(N2组)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6~24个月。结果 焦虑和抑郁程度,术前,N1组偏轻中度;N2组偏中重度。N1组和N2组相比,N2组程度偏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1组整体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2组中重度比例较术前下降。但N1组相比N2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移植肾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全面的心理评估和个体化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促进疾病转归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4年05期 v.53 39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巨大盆腔肿物切除术1例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马艳芳;程爱爱;路伟;张增强;董夏楠;

    本文总结1例巨大盆腔肿物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经验,术前通过手术室护士的访视和人、物、环境准备,术中通过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与妇科医生的手术配合,术后再次访视护理等,对手术患者进行全过程、高质量的个案护理,最终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因此,对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手术室护理,可减少手术程序和工作量,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2024年05期 v.53 397-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