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孝强;李亚梅;张春艳;
目的 探讨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基础上辅以玉屏风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对纳入患儿进行数字编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吸氧、补液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患儿西医疗效与中医症候积分,检测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统计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西医疗效中,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5),中医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细胞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与FEV_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比较,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玉屏风颗粒辅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表达,进一步改善患儿免疫与呼吸功能。
2022年23期 v.51 2643-2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邓红云;刘婵华;
目的 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入院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109例,纳入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分娩产妇10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难治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干预对策。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宫缩乏力、胎盘前置、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以及血清钙、凝血因子Ⅶ水平较低和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较高是难治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后早期行子宫按摩、适当予以缩宫剂(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止血剂,并结合患者情况予以纱布填塞宫腔、压迫缝合、血管结扎或子宫动脉栓塞等方法止血,结果发现,不同处理对策止血成功率及紧急子宫切除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子宫动脉栓塞止血成功率较其他方式高,子宫切除率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间出现胎盘前置、妊娠期高血压,或分娩时宫缩乏力、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产妇,应积极防治难治性产后出血,对于病情突发难于控制者适时终止妊娠;针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可行紧急子宫切除,并密切监测手术指证,合理手术,提高治愈率,降低产妇死亡率。
2022年23期 v.51 2648-2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娟;朱季军;
目的 探讨高剂量乌司他丁辅助两路早期补液对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康复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SAP住院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入院后给予2组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两路早期补液,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高剂量乌司他丁,均治疗14 d。统计2组症状缓解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细胞免疫功能、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靶器官损伤及治疗情况。结果(1)症状缓解情况:研究组呕吐恶心、腹痛、腹胀缓解用时、首次排便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86%)高于对照组(64%)(P<0.05)。(3)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4)炎性因子:治疗前2组WBC、血清PCT、CRP、IL-6、IL-8、TNF-α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5)APACHEⅡ评分:治疗前2组APACHEⅡ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2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6)靶器官损伤及治疗情况:研究组患者靶器官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并发MODS患者救治无效死亡,2组其余并发靶器官损伤患者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 采取高剂量乌司他丁辅助两路早期补液治疗SAP,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及炎性反应程度,并改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提升疾病整体治疗疗效,降低靶器官损伤率。
2022年23期 v.51 2653-2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亮;陈秋红;张琳;任若婵;
目的 探讨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常规训练联合r TMS)。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估(SSA)、生活质量及营养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SSA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增加(P<0.05)。研究组治疗后营养指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联合使用r TMS,能够更好地改善并提升脑卒中吞咽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2年23期 v.51 2658-2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白艳花;任涛;田昵军;
目的 分析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显微手术治疗中三维重建CT血管造影(3D-CTA)对手术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神经外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住院的92例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显微手术治疗,术前、术后7 d,均进行3D-CTA检查,比较2组术前动脉瘤3D-CTA影像学征象、瘤体残留率以及瘤体残留者3D-CTA相关参数。比较2组预后良好率。结果 观察组动脉瘤3D-CTA影像学征象光滑型率(21.7%)、乳头+棘突征率(26.1%)、棘突征率(17.4%)、丘状突起征率(21.7%)、乳头征率(13.0%)与对照组(17.4%、21.7%、26.1%、26.1%、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瘤体残留率(6.5%)低于对照组(28.3%),观察组瘤径(D)、瘤体高度(H)、动脉瘤倾斜角度(AA)、大小比值(SR)、长宽比(AR)、瘤体最大直径(Hmax)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7.0%)高于对照组(6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手术在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疗效显著。通过3D-CTA检查,可以判断瘤体影像学特征以及有无瘤体残留,测量瘤体高度等参数,从而对显微手术治疗效果作出准确评价。
2022年23期 v.51 2662-2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红星;梁伟利;
目的 分析比较冠心病(CHD)、扩张型心肌病(DCM)、与健康人群超声心动图(UCG)形态学、功能指标差异性。方法 选定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接诊的80例CHD患者作为观察1组,选取同期接诊的80例DCM患者作为观察2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健康人群80名作为对照组,均进行UCG检查。比较3组心脏形态学、功能指标、室壁异常运动率、二尖瓣反流率,对比DCM患者不同二尖瓣返流程度组心脏形态学、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2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DD、EPSS、右室内径(RVD)均高于观察组1与对照组,观察2组LVEF、FS、LVPW、IVS均低于观察1组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中室壁异常运动率(100%)高于观察1组(35%)、对照组(0),观察2组二尖瓣反流率(46%)高于观察1组(19%)、对照组(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返流组LVESD、LVEDD、EPSS、RVD均高于中度返流组、轻度反流组,重度返流组LVEF、FS、LVPW、IVS均低于中度反流组、轻度反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G检查可准确评估CHD、DCM患者心功能,CHD、DCM患者心脏形态学、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M患者LVEF相对更低,心脏功能受损程度更为严重。
2022年23期 v.51 2667-2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超;唐妮娜;赵亚娟;孙玉琦;熊璐;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鼻内窥镜手术自主呼吸恢复并保留对控制性降压效果的影响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成人鼻内窥镜全组鼻窦开放术手术计43例,全部患者麻醉诱导单次使用顺阿曲库铵,术中不再追加肌肉松弛剂。根据患者术中自主呼吸是否恢复,将患者分成A组(自主呼吸恢复并保留组,17例)和C组(机械通气组,26例)。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保持脑电图双频指数(BIS)50±5。全部患者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实施控制性降压维持有创平均动脉压(MAP)50~70mmHg,降压幅度不超过术前MAP的30%。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操作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术中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硝酸甘油量,气道压力监测参数及拔管后1 min、10 min、20 min的血氧饱和度(SPO_2),A组自主呼吸恢复后1 min、10 min、20 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结果 2组患者术毕至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组患者拔管前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均较C组明显降低(P<0.001)。2组患者两时点间Ppeak、Pplat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拔管后1 min、10 min SPO_2比较显示A组高于C组;2组内3个时点间SP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SPO_2随时间延长而增长。A组自主呼吸恢复后1 min、10min、20 min PetCO_2下降并保持生理参数范围内。结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鼻内窥镜手术自主呼吸恢复并保留对控制性降压效果无明显影响,术后快速气管拔管,并维持良好的自主呼吸,该方法可供临床工作参考。
2022年23期 v.51 2672-2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露;江剑辉;鄢祖霞;甘本辉;黄建中;
<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心房快而无序的搏动,会对心脏输出量造成影响,NVAF还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NVAF合并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生率与健康人群相比高达4~5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1])。
2022年23期 v.51 2688-2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东旭;柯志福;张凉凉;曾华蓉;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高血糖、胰岛素抵抗为典型临床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和运动频率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T2DM的发病率随之快速上升。以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下的发病率为例,我国糖尿病人口占比由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9%~([1])。
2022年23期 v.51 2691-2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红;李志婷;闫瑞云;
<正>脑卒中为发病率较高的老年疾病,老年人为该病主要发病群体,也我国目前存在严重老龄化现象,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脑卒中会影响患者血液循环,起病急,不利于患者正常学习、工作。数据显示,约86.5%脑卒中患者会致残,进而对患者感觉、意识及运动功能产生影响~([2])。
2022年23期 v.51 2695-2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亲芳;陈宇;
<正>支气管哮喘是发病率较高的异质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慢性气道炎症,另外还伴有喘息、咳嗽、气促等相关症状~([1])。研究证实婴幼儿为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发病群体,但是由于该群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所以临床应探究合适的治疗方法,以便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2])。该研究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布地奈德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治疗有效率相对偏低,部分学者指出,在该研究治疗基础上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效果更理想。现围绕该治疗方法对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指标影响探究,报告如下。
2022年23期 v.51 2697-2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宇江;陈韶峰;占先方;刘大林;
<正>肩胛骨骨折(SF)临床发生率低,仅占全部骨折的0.5%~1%~([1])。近几年随着交通业、建筑业等发展,SF病例有增加趋势。而肩胛骨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保护胸腔,还能确保上肢的稳定性~([2])。上肢上举活动较为复杂而整个过程中肩关节活动占据重要比例,肩胛骨参与的活动占1/3,因此肩胛骨在维持上肢活动中意义重大。检索大量文献发现,临床上肩胛骨折后复位难度较大,针对未见明显移位的骨折类型仅采用三角巾悬吊;而对于发生较大移位者常予以手法复位,或予以患肢持续牵引,同时结合功能锻炼~([3])。
2022年23期 v.51 2700-2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冲;刘凤芹;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为冠心病患者的严重临床表现,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与破裂等,该病现已成为引起冠心病患者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不稳定AS斑块的形成与破裂是促进ACS患者病情进展、引起心脏不良事件、导致患者产生不良预后的关键~([1])。
2022年23期 v.51 2703-2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蕾;王萍;王群;
<正>慢性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牙周支持组织进展性破坏导致的口腔慢性炎性疾病。慢性牙周炎约占牙周炎的95%,可引起牙龈炎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临床症状,患者口腔卫生的不良习惯、心理因素和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都是潜在的致病因素~([1])。
2022年23期 v.51 2705-2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荣伟;王莉;
<正>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肺部常见病,可导致患儿肺部血管出现病变,还可诱发肺炎、呼吸窘迫等,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1])。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多应用西地那非,该药可通过促进平滑肌细胞、血管扩张使肺动脉压力下降~([2,3])。
2022年23期 v.51 2707-2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丹;刘佩华;李星;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CHD)的主要手段,可迅速开通堵塞、狭窄的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氧、缺血等症状,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创伤性小等优点,成为当前临床治疗CHD的首选方法~([1,2])。据调查显示:将近5%左右的PCI手术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再狭窄等情况,需要长期服用血管活性药物来达到预防再狭窄发生的目的~([3])。
2022年23期 v.51 2729-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滕文静;刘智慧;
<正>新生儿窒息属于一类因多种不同因素所引发的胎儿缺氧现象,并使新生儿在出生之后的1min内难以自行正常呼吸的疾病类型~([1])。新生儿窒息会引发血气及电解质紊乱等多种不良症状,并严重损害患儿的重要脏器,疾病致死及致残率非常高,且会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2])。
2022年23期 v.51 2733-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凌颖;王杰;梁珍珠;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主要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心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能够有效消除病灶,但手术具有创伤性和应激反应,可能引发患者心理状态不稳定,从而影响预后~([1])。
2022年23期 v.51 2736-2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小娟;唐梦怡;滕亚莉;
<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采血的过程中可出现头晕、心悸、出汗、呕吐等症状,部分献血者可出现四肢抽搐~([1,2])。此外,由于献血者与护理人员配合度低,造成献血者血管损伤,局部出现血肿、淤斑,而常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过程中未针对不良反应开展相关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3,4])。
2022年23期 v.51 2740-2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梦;
<正>癌痛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甚为常见,是指由恶性肿瘤直接所引起的或在治疗过程中所造成的疼痛~([1,2])。大多数癌症晚期患者会由于癌痛、治愈希望渺茫等诸多因素深陷负面情感的深渊,导致生活质量滑坡式下降~([3])。因此,如何做好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管理成为了肿瘤内科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022年23期 v.51 2743-2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沈海琴;林文颖;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宫腔镜技术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疾病临床治疗中~([1])。宫腔镜下电切手术针对诸多类型宫腔疾病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术中低温及其他应激反应,最终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甚至影响患者预后结局~([2])。
2022年23期 v.51 2746-2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娜;王新敏;董晓双;
<正>心房颤动在全年龄段均有发病,但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人群中,心房颤动发生率高达33%~([1])。心房颤动可引起多种疾病,例如心悸、活动能力降低、胸闷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2022年23期 v.51 2749-2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婷婷;李娇;孙涛;
<正>冠心病(CHD)为临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且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患有CHD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多~([1])。CHD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有着严重的影响,疾病进展到后期会引起患者心力衰竭,
2022年23期 v.51 2753-2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沙沙;
<正>脊柱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好发于工矿、交通意外、房屋倒塌等事件中,在全身创伤中占0.3%~1.5%,且伴有脊髓损伤者占20%左右。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病情比较复杂,且为多发伤、复合伤,并发症较多,导致其治疗难度较大。不完全统计显示,对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若为低危脊髓损伤会增加截瘫风险,而高危脊髓损伤则可能导致其立刻死亡。
2022年23期 v.51 2756-2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