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茹芳;韦裕才;薛琴芹;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斜视中屈光状态的规律及其弱视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450例斜视手术患儿,均在睫状肌麻痹下散瞳检影,屈光检查。结果共同性内斜视中远视与远视散光最多,占90.6%,与其他类型斜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视与近视散光在共同性外斜视中略多于其他类型斜视,占42.9%,但特征不显著。弱视眼在共同性内斜视及非共同性斜视中明显多于共同性外斜视,依次为45.3%,37.7%,13.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远视引起的调节因素为共同性内斜视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儿童共同性斜视中内斜视与调节的关系较外斜视更为密切。儿童屈光状态检查是小儿眼科的重要临床工作之一,对斜视、弱视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2009年S2期 v.38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果;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障及人工晶状体前膜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135眼)影响视力后发性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前膜行Nd:YAG激光切开术,根据混浊程度选择不同能量。结果结果经过1~3次激光治疗后治疗成功率100%,术后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后并发轻度人工晶状体损伤16眼(11.9%),术后眼压升高2眼(1.5%),术中前房少量出血1眼(0.7%)。结论应用Nd:YAG激光治疗后发障及人工晶状体前膜安全、有效,能提高白内障术后复明率。
2009年S2期 v.38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俊华;司彩霞;胡晓蓉;车娇妮;
目的探讨眼球破裂伤的一期治疗措施及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5例(25眼)眼球破裂患者首先用会师法缝合裂口,C3F8气体+爱维恢复眼压,择期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5个月以上,24眼获得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24眼视力改善或提高(视力光感~0.3),1眼视网膜在取出硅油后再次脱离,患者放弃手术。结论眼球破裂伤治疗中,正确的一期处理,适时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眼球的稳定、术后视力的恢复及预后十分重要。
2009年S2期 v.3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海燕;刘克兰;袁志刚;
目的分析原发性睫状体肿物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9例原发性睫状体肿物的临床和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9例原发性睫状体肿物中有恶性黑色素瘤4例,良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平滑肌瘤1例,腺瘤1例、神经鞘瘤和髓上皮瘤各1例。睫状体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临床上均显示有生长倾向。5例患者中眼球摘除术或肿瘤局部切除术有4例眼压增高、5例局部巩膜血管扩张、3例继发性视网膜脱离、2例病变初期伴有前部葡萄膜炎的体征。结论病理学检查证实睫状体肿物有多种类型,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
2009年S2期 v.38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春玲;谢香荣;姬亚鹏;路风青;李会琳;
目的探讨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皮肤松弛用切除下睑皮肤轮匝肌矫正内翻,同时可以美容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80例(100眼)老年下睑皮肤松弛合并睑内翻倒睫的病例,采用松弛皮肤切除及部分眼轮匝肌切除法矫正。结果80例(100眼)经下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法,倒睫全部矫正,且容貌较前改观。结论对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皮肤松弛的患者行松弛皮肤及部分眼轮匝肌切除,下睑内翻可得到良好矫正,方法简单、可靠;且同时取得美容的效果。
2009年S2期 v.38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晨;王燕;
目的探讨146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的视力情况。方法对146例(180眼)糖尿病患者术后第7天视力进行分析,探讨视力与糖尿病病程及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在眼底荧光造影(FFA)的指导下,对11例患者行眼底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NDR患者术后视力与正常老年白内障患者无明显差别,NP-DR不合并黄斑病变者视力提高良好,有PDR患者术后视力提高不佳,经视网膜激光治疗后,27.3%的患者视力提高,54.5%的患者视力不变,治疗有效率为81.8%。结论术后视力好坏主要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和糖尿病病程有关,同时术后早期合理的激光光凝能有效地控制DR的进展,稳定视力。
2009年S2期 v.38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建凡;张小平;杨连静;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接触镜植入术(ICL)矫治超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9例(18眼)高度近视眼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并且患者近视力无明显下降,术后随访1年,无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并发症。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矫治超高度近视安全、可靠、疗效好。
2009年S2期 v.38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裕才;柴茹芳;田妍;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38例(44眼),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0.5者占63.6%,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2009年S2期 v.38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瑞龙;高寒劲;
目的介绍5例结膜乳头状瘤的治疗经验。方法蒂部烧灼取除。结果5例患者采用烧灼取除的方法,有1例在术后第2个月复发,余4例随诊半年无复发。结论基层医院烧灼取除瘤体简便易行,效果优于单纯手术切除。
2009年S2期 v.3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云雷;韦裕才;郑立冬;
目的探讨外伤性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98例98眼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8例外伤青光眼患者中,视力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者94例占95.92%,>21 mmHg者4例占4.08%。结论引起外伤性青光眼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积极控制眼压,挽救视功能。
2009年S2期 v.38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笃文;翟俊涛;王建霞;王秀芳;刘斌虎;
目的探讨阶梯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14例(1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阶梯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进行追踪观察,检测其植入的效果,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术后第3个月远距离视力裸视0.6以上为94.4%,0.8以上为88.9%,1.0以上为77.8%。手术后第3个月近视力Jr3以上为94.4%,Jr2以上为38.9%,Jr1以上为22.2%。结论阶梯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在获得远视力与单焦点人工晶体相同的情况下,可获得很好的近视力,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009年S2期 v.38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小军;王敏婷;
目的分析和探讨表面麻醉下行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对47例52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进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手术中疼痛感、并发症、术后疗效及与疗效相关的问题。结果49只眼无疼痛,3只眼有胀感,术中追加一次表面麻醉。术后48只眼(92.3%)视力较前提高,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39只眼(75%);0.3~0.5者4只眼(7.69%);0.1~0.3者5只眼(9.61%);<0.1者4只眼(7.69%)。结论表面麻醉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好。
2009年S2期 v.38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