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论著

  • 丁酸梭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趋化因子RANTES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桑云华;卢放根;侯恒;

    目的观察丁酸梭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趋化因子RANTES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5%的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5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美沙拉嗪)组,模型对照组,丁酸梭菌108CFU/mL组。用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病理组织学积分检测干预组的疗效;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趋化因子RANTES和MCP-1蛋白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RAN-TES、MCP-1基因的表达。结果丁酸梭菌可改善小鼠一般情况,降低DAI积分,与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RANTES和MCP-1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减少(P<0.05);其效果与美沙拉嗪相当。结论丁酸梭菌对急性期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有治疗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结肠黏膜趋化因子RANTES和MCP-1的表达有关。

    2009年12期 v.38 1075-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心理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分析

    王庆周;徐立;邵亮;赵丽岩;

    目的了解心理辅助治疗对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助治疗,心理治疗前和治疗后常规治疗方案相同。结果通过心理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空腹血液(FPG)降至7.0 mmol/L以下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效。

    2009年12期 v.38 1079-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子宫颈组织中端粒酶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表达和人端粒酶蛋白基因编码催化蛋白亚基mRNA的相关性分析

    宋建明;周平;吴俊辉;昝沁;许美权;

    目的探讨端粒酶、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表达、分布及其与人端粒酶蛋白基因编码催化蛋白亚基(hTERT)基因表达的关联性。方法对51例宫颈活检组织进行端粒酶hTR、hTERT基因原位杂交检测。结果51例组织中28例hTR原位杂交阳性,32例hTERT阳性,表达随着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鳞状上皮癌(SCC)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炎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hTR和hTERT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组织中,检测hTR基因表达情况可用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

    2009年12期 v.38 1081-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家口地区儿童缺碘性甲状腺肿大病情调查

    庞敏红;王俊明;卢志红;刘琪琛;

    目的了解张家口地区儿童缺碘性甲状腺肿大发病情况。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7年9月在张家口市第五医院参加体检的红旗楼社区校内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计算肿大率。结果张家口市红旗楼社区8~10岁儿童近5年的缺碘性甲状腺肿大发病水平为2.21%~3.92%,各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年来本辖区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稳中有降,说明碘缺乏病防治趋势良好。

    2009年12期 v.38 1084-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李长生;赵连山;杨晓玲;黄京芝;张威;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15例,另有1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进行肺功能检查,并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培养,测定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刺激前、后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8(IL-18)I、L-23的浓度;采用直线相关分析IL-18I、L-23与肺功能关系。结果①COPD组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基础值IL-18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LPS刺激后,COPD组和对照组IL-18均较刺激前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OPD组患者肺泡巨噬细胞IL-23基础值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LPS刺激以后,COPD组和对照组患者IL-23均较刺激前升高(P<0.05),而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OPD组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与肺泡巨噬细胞释放IL-23呈负相关(P<0.05)。结论IL-18、IL-23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而且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的IL-23与FEV1/FVC、FEV1呈负相关,可能是导致气道阻塞的原因之一。

    2009年12期 v.38 1086-1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腹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张啸飞;刘兵;王敏;赵志红;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98例肝癌患者进行常规的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后,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血管重建。分析腹腔干动脉开口位置和方向;肝癌肿块供血血管来源,设定介入治疗计划。结果MSCTA可以清晰显示全部病例的腹腔干动脉开口位置和方向;显示大部分(78例)肿瘤供血血管。根据多排螺旋CT(MSCT)提供的腹部血管及肿瘤供血血管信息,指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进行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所有病例均能准确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结论MSCTA能够容易地确定介入治疗相关血管开口位置,很好显示肝癌供血血管,以此为向导,有助于提高介入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行MSCTA对指导TACE治疗大有益处。

    2009年12期 v.38 1089-1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病例报告

基础研究

调查研究

影像诊断

讲座

预防医学

临床研究

误诊分析

中医中药

电生理

临床与解剖札记

临床护理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