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跃文;柏广涛;张美侠;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增殖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采用不同浓度FN刺激HFL-1并观察磷酸酰基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WMN)、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和P38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SB203580对FN诱导HFL-1增殖作用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FN对HFL-1诱导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趋势,在50ng/mL时作用显著;WMN,PD98059和SB203580均可抑制FN诱导的HFL-1细胞增殖。结论FN诱导HFL-1的细胞增殖可以通过PI3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实现。
2009年07期 v.38 587-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爱莲;陈永丽;
目的了解某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歧视现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校大学生32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歧视等信息。结果328名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8.1%,其中基本知识知晓率为90.0%,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99.1%,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87.7%,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仅为81.4%。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普遍存在,有61.9%的人"不会购买感染者家生产的商品或副食品",47.9%的人会"关注感染者的一举一动,保持和他的距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越多,艾滋病相关歧视程度越低。结论某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应加强非传播途径知识与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艾滋病相关歧视的主要原因。
2009年07期 v.38 590-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姚柏春;邓兆宏;李聪;王金勇;李勇;王配军;李文春;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淀粉样β蛋白(Aβ1-40)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Nogo-A和Nogo受体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于雄性SD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1-40,颈部皮下植入可持续释放60d的17β-雌二醇片剂(E2),60d后取脑行冰冻切片,采用抗Nogo(N-18)多克隆抗体和Nogo受体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阳性细胞计数法检测Nogo-A和Nogo受体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神经元胞核Nogo(N-18)免疫反应呈强阳性;海马CA1区可见深染的Nogo受体阳性反应神经元广泛分布,胞质、胞核内有棕黄色阳性反应颗粒。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组Nogo-A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海马Nogo受体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减少。E2处理组Nogo-A的表达量降低和Nogo受体表达量升高均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安慰剂处理组Nogo-A的表达量和Nogo受体染色结果与AD模型组相似。结论AD大鼠海马神经元存在着Nogo-A表达上调和Nogo受体表达下调,可能与AD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联系。雌激素可使上述二者恢复至正常水平,对AD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2009年07期 v.38 59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文亮;韩曙光;义晓燕;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nm23-H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转移、复发、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6例肝癌组织、30例正常组织进行nm23-H1基因蛋白检测,并追踪随访1年。结果肝癌低分化组中nm23-H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6%,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组及正常组织(P<0.05),nm23-H1基因蛋白表达在肝内转移组明显低于无肝内转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23-H1基因蛋白表达在术后复发组明显低于术后无复发组。结论nm23-H1基因蛋白与肝癌的转移、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
2009年07期 v.38 596-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贵喜;李鸣皋;韩磊;刘玉;李靖;
目的观察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分泌内皮素(ET)的影响及金钠多和艾司洛尔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金钠多组、缺氧+艾司洛尔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压舱内进行缺氧暴露。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缺氧前和缺氧后0.5、6和24hET含量。结果①缺氧可促进VEC分泌ET增加(P<0.01)。②同单纯缺氧组比较,在缺氧后0.5、6、24h时,金钠多组的ET含量明显降低(P<0.01)。③同单纯缺氧组比较,在缺氧后0.5h艾司洛尔组的ET含量明显降低(P<0.01),但在缺氧后6h和24h时,两组E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金钠多组与艾司洛尔组比较,ET浓度降低在0.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6h和24h金钠多组ET含量较艾司洛尔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缺氧可使VEC释放ET显著增加;金钠多和艾司洛尔能抑制缺氧促VEC分泌ET的作用;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更强于艾司洛尔。
2009年07期 v.38 598-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海峰;张学红;肖利;王亚娟;李会玲;
目的观察中药生津增效汤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54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B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放疗同时口服生津增效汤的患者CD3+、NK细胞、B淋巴细胞、CD4+/CD8+值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生津增效汤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减少外周血细胞凋亡。
2009年07期 v.38 60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岚;董洪强;张琼丽;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MGIA)检测血小板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GIA分别对146例血液病患者和87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以血小板增高指数(CCI)作为判定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标准,分析其与PTR的关系。结果根据1h后CCI值判断,146例患者中发生PTR28例。输注机采血小板次数<3次的血液病患者共9例,血小板抗体未检出阳性;3次≤输注次数<10次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15%(8/53);10次≤输注次数<20次阳性率为22%(8/36);20次≤输注次数<30次阳性率为29%(6/21);≥30次阳性率高达75%(6/8)。结论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注的量和频率有关。MGIA检测血小板抗体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值得推广。
2009年07期 v.38 603-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呼云飞;张三元;
目的探讨醋酸曲普瑞林对人子宫内膜腺癌HEC-1B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腺癌HEC-1B细胞,用不同浓度醋酸曲普瑞林(10-9,10-8,10-7,10-6,10-5mol/L)为实验组,0mol/L组(不含醋酸曲普瑞林的培养液)为对照组,分别和HEC-1B细胞作用24、48、72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绘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2h细胞中C-myc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2hC-mycmRNA的表达。结果①当醋酸曲普瑞林浓度为10-9mol/L时,HEC-1B细胞生长即受到抑制,抑制率为8.97%;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率渐高,浓度为10-5mol/L时抑制率上升至34.12%,与对照组比较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浓度从10-9~10-5mol/L的醋酸曲普瑞林作用72h后,C-myc蛋白和C-myc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曲普瑞林可以抑制HEC-1B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HEC-1B细胞C-myc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2009年07期 v.38 605-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强;马蕾;
目的了解角膜缘干细胞标志物ABCG2表达随着增龄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青年组(3个月龄)、中年组(18个月龄)和老年组(36个月龄)各10只的角膜上皮组织,达氏修正依氏培养基(DMEM)/F12培养液培养角膜缘干细胞。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BCG2mRNA含量。结果ABCG2mRNA含量均数,青年组1.72,中年组1.60,老年组1.1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374,P<0.01)。ABCG2mRNA月平均下降速度均数,中年组0.008,老年组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78,P<0.01)。结论随着增龄,角膜缘干细胞ABCG2mRNA含量逐渐降低,且ABCG2mRNA月平均下降速度表现为一个非线性的过程。
2009年07期 v.38 608-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储腊萍;刘佳;邢昌赢;王宁宁;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0-6、10-7、10-8、10-9mol/L)AngⅡ刺激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点(24、48、72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不同浓度(10-6、10-7、10-8mol/L)AngⅡ刺激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作用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AngⅡ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后,吸光度(A)值明显增加(P<0.05),10-6mol/LAngⅡ作用后上升最明显(P<0.01),且在48h作用点达到峰值。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AngⅡ能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在S期比例增加,DNA合成增加。结论AngⅡ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48h增殖作用最显著,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2009年07期 v.38 61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