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论著

  • 谷氨酰胺对肿瘤坏死因子-α引起的肠上皮紧密连接损害的保护作用

    崔巍;周莹;刘沛;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aco-2细胞(20~30代)细胞培养7 d后进行实验。实验分4组:对照组加入正常培养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加入100 mg/L的TNF-α,低浓度GLN组加入4 mmol/L GLN和100 mg/L的TNF-α,高浓度GLN组加入10 mmol/L GLN和100 mg/L的TNF-α,培养24 h后,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定位、表达;并应用不同裂解液制备NP-40可溶性及不溶性蛋白框架,分别进行蛋白印迹杂交以检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occludin蛋白含量。结果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occludin蛋白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为65 000(非磷酸化occludin),主要存在于NP-40可溶性蛋白样品中;另一种为85 000(磷酸化occludin),只存在于NP-40不溶性蛋白样品中。各组65 000 occludin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NF-α组85 000 aocclud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低浓度GLN组85 000 aoc-cludin蛋白表达较TNF-α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GLN组与TNF-α组比较85 000 aoc-cludin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TNF-α可以引起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异常分布和磷酸化的减少,GLN可以抑制这一变化。

    2009年06期 v.38 49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子痫前期与血肉碱关系的研究

    董升栋;杨祖菁;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肉碱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该疾病血脂代谢的改变。方法①利用串联质谱检测337例健康妊娠孕妇及84例子痫前期孕妇的血干滤纸片,测定血清总肉碱、游离肉碱、中长链肉碱、短链肉碱。②常规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结果①子痫前期病例组中除中链脂酰肉碱外,其他所有肉碱血浆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团体t检验),以孕32周后更为显著(P<0.01)。游离肉碱和短链、长链脂酰肉碱的检测值和对照组相比约增加50%(P<0.01)。②子痫前期病例组中血TC,TG,LDL,apo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DL,apoA-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①子痫前期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肉碱水平有关,随孕龄增加更为显著,故检测肉碱浓度可有助子痫前期的病情评估。②子痫前期病程中可能存在血脂代谢异常。

    2009年06期 v.38 494-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区及前C区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

    宋红波;武俊香;贾因棠;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BCP)双突变及前C区nt1896位点突变与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及e抗原(HBeAg)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前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130例经证实为HBVDNA阳性的急慢性肝炎患者中共有75例BCP区nt1762、nt1764双突变,HBeAg阳性组BCP突变者32例(58.2%),而HBeAg阴性组43例(57.3%)。检出前C区nt1896突变者20例,其中慢性肝炎10例(12.8%)、重型肝炎2例(25.0%)、肝硬化8例(22.2%);nt1896突变者在HBeAg阳性组3例(5.5%),HBeAg阴性组17例(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1896突变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HBV DNA水平较无突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P双突变及前C nt1896均与肝炎的慢性化、重型化及肝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前者对HBeAg的表达及HBV-DNA水平并无明显影响;后者影响HBeAg的表达,并且增强病毒复制水平。

    2009年06期 v.38 497-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Fas及其配体在卵巢上皮癌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表达的研究

    丁西来;沈铿;李颖;陆惠娟;

    目的研究Fas和Fas配体在卵巢上皮癌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Fas和Fas配体在卵巢上皮癌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正常卵巢上皮Fas表达阳性率85.7%,Fas配体完全不表达;而卵巢上皮癌Fas表达阳性率31.9%,Fas配体表达阳性率8.5%。结论Fas在卵巢上皮癌细胞低表达,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Fas介导的宿主免疫的机制。

    2009年06期 v.38 500-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月矾栓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袁汀;金岩;李嫄;邓婕;

    目的研究月矾栓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月矾栓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月矾栓的镇痛作用。结果月矾栓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月矾栓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跖肿胀度,其中对小鼠耳肿胀和醋酸扭体的抑制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月矾栓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2009年06期 v.38 50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氧化还原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桑崇铃;李强;

    目的探讨氧化还原因子(Re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Ref-1蛋白在88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ef-1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而在正常肺组织为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f-1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肿瘤病理类型等临床参数无关(P>0.05),而与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Ref-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对NSCL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肺癌组织中Ref-1过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2009年06期 v.38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短篇报道

实验研究

  • 脂蛋白脂酶基因敲除鼠的脂代谢研究

    王娟;胡耀敏;刘学荣;李圣贤;刘伟;

    目的通过野生型(c57)小鼠及脂蛋白脂酶(LPL)基因敲除杂合子(LPL+/-)小鼠体内实验,探讨LPL对小鼠体质量、脂肪及血脂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LPL+/-小鼠和c57小鼠行表型鉴定后,分为两组,每组6只,比较两组小鼠在体质量,脂肪含量及血脂等方面的变化。结果LPL+/-小鼠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体质量及内脏脂肪含量均较c57小鼠高(P<0.05),而其肝脏、骨骼肌、脂肪及胰腺组织的TG、FFA较c57小鼠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高趋势,其中肝脏TG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体内实验证实了LPL基因敲除可导致体质量,脂肪含量的增加,同时引起FFA的增高及高TG血症,以及组织血脂水平不同程度的增高趋势。

    2009年06期 v.38 506-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嗅球提取液脑室内注射对大鼠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姚柏春;邓兆宏;李聪;王金勇;李勇;王配军;李文春;

    目的探讨嗅球提取液(DFOB)脑室内注射对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方法SD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1~40,建立AD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AD模型组、人工脑脊液(MCSF)注射组、DFOB注射组,每组8只。运用行为学测试、NADPH-d组织化学、刚果红组织学染色结合积分吸光度测定等技术,观察、比较各组AD模型大鼠注射4周后学习记忆能力、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以及老年斑的变化。结果DFOB注射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所需训练次数、错误反应次数、潜伏期和全天总反应时间均小于AD模型组、MCSF注射组(P<0.05)。DFOB注射组NOS阳性神经元数较AD模型组、MCSF注射组明显增多(P<0.05)。DFOB注射组刚果红染色及其吸光度测定与AD模型组、MCSF注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SF注射组与AD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FOB脑室内注射对大鼠AD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009年06期 v.38 508-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龙注射液对哮喘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吴世满;张彩苹;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地龙注射液对哮喘大鼠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大鼠分为实验4周、8周和12周组,每组又分别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地龙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8只动物。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诱喘的方法制成哮喘模型,地龙和地塞米松干预组诱喘前分别给予地龙注射液腹腔注射和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应用Maclab数据系统记录分析大鼠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阻力。结果实验4周组,各组间肺顺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与其余3组比较,气道阻力明显增高(P<0.01)、每分通气量降低(P<0.01)、呼吸频率增快(P<0.01);实验8周和12周,哮喘组气道阻力明显增加,每分通气量降低,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频率增快(P<0.01或0.05),而地龙组和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比较,气道阻力增高(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每分通气量降低(P<0.01)、肺顺应性下降(P<0.05);地龙组与地塞米松组间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龙注射液可缓解哮喘大鼠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

    2009年06期 v.38 511-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烟熏诱导大鼠肺气肿模型实验研究

    李旭;李宝平;

    目的观察烟熏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的可靠性。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健康对照组(A)和模型组(B),每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烟熏的方法复制实验性肺气肿模型,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气、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血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单位面积平均肺泡数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平均肺泡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CNA指数对照组为23±5,模型组为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熏可以诱发大鼠肺气肿模型。

    2009年06期 v.38 514-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研究生论坛

基础研究

影像诊断

药物研究

调查研究

医院感染

综述

讲座

中医中药

临床研究

医学检验

医院管理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