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英;余翠芳;刘云霞;韩中庆;姜如意;
<正> 医用放射线工作人员,属于职业性慢性小剂量长期受照者。用染色体畸变分析对这些人员进行监测,巳成为一种常规手段,各地均有报道。我们于1980年对太原市放射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第1次调查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医疗单位的防护措施情况,保障放射线人员的身体健康,本室于1986年第2次对太原市医用放射线工作者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988年05期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武华;
<正> 本方法是运用声波在髋关节中传导的减弱为依据进行的。所以它无创、简单、易学、经济。最适合于基层医疗单位及普查工作的使用。器械:医用听诊器一个。医用音叉一个(我们选用256Hz)。方法:①适合于单侧脱位的检查方法:
1988年05期 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永嘉;祝庆华;丁冬顺;
<正> 从1986年12月到1988年2月,我科为2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做了胃冠状静脉栓塞和脾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7例,女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3岁,平均32.1岁。术前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18例,无出血史者2例。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者19
1988年05期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星五;孙明廷;刘小维;潘佩云;王大骏;
<正> 微波治疗疾病是加温疗法的一种,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课题:微波针灸、微波手术刀、微波节育、微波理疗、微波止血、微波治疗癌肿等,越来越引人注目。国外1982年以来,相继报道内镜—微波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息肉及早期胃癌的治疗,我院从1988年3月至6月通过内镜插入微波同轴导线治疗息肉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988年05期 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国芬;曹泽民;张志利;解宝鑫;郑建中;钱碧华;
本文分析了我院510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易患因素。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随患者年龄增大、病程延长而升高;Ⅱ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Ⅰ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视网膜病变与病程、β—脂蛋白和胆固醇相关;肾病与B U N,收缩压和体型相关;神经病变与病程相关;冠心病与舒张压、BUN和性別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神经病变、冠心病相关,与肾病无相关。上述结果提示各种易患因素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不同。
1988年05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秀勤;吴建军;
用脉冲超声多普勒对9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及14名正常儿童的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进行探查,观察左、右心排血量及其它多普勒血流速度指标的变化。结果提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检出心衰时心功能的变化,可用做左、右心功能的定量诊断,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心功能指标。
1988年05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权;
<正> 颜面血管瘤合并青光眼,病变多发生在向侧,双侧少见。1978年1月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2岁,未婚,因左眼看不见1年,右眼胀痛,视物模糊两月于1978年1月入院。患者出生对双侧颜面部即有血管瘤,1976年1月开始左眼发红,胀痛,伴头痛。曾诊断为“Slurge-Weber综合症
1988年05期 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志强;米尔英;吴雪云;
作者采用地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将山西省划分为3个EHF流行区,2个非流行区,并作了区划说明、对全省以县(市)为单位的43个疫区进行了分析,按流行程度划分成3类7级,同时讨论了EHF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展趋势。
1988年05期 27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国顺;
<正> 慢性呼吸衰竭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机体逐渐代偿适应的过程,当呼吸功能代偿不全、导致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时,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近年来,我院内科住院的部分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应用辅助呼吸治疗,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18例小结如下:
1988年05期 273-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海明;吴晋普;
<正> 我们对30例33个手指狭窄性膊鞘炎的病人采用钩针疗法,经皮下钩断增厚的环状指鞘状韧带,短期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女27例,男3例,除一例男性20岁先天性双中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外,其余均为拇指,年龄在40~50岁,病程1个月至5年,轻者有弹响,可活动,重者出现闭锁。我们认为适应症,以有绞锁、弹响者效果最好。
1988年05期 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望和;
<正> 自1984年以来作者对25例尿道狭窄施行了窥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其中2例后尿道完全闭锁试行在窥视下经尿道先行穿刺后在F_5导丝引导下进行内切开,初步观察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自制穿刺针与尿道造影“座标”测量装置 1.自制穿刺针:为长约27厘米、内径可通过F_5号血管造
1988年05期 275-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剑华;亢铨寅;卫焘;
<正> 生殖器疣是一种较少见的性传播疾病(STD),它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皮损。早在1954年,Baarett等就证明生殖器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各此病比较少见,一宣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生殖器疣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我院泌尿科门诊从1988年1月~6月发现生殖器疣患者6例,现报告如下:
1988年05期 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长霖;
<正> 近年来应用经尿道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TURP),在欧美及其他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我国一些城市医院相继开展,我省有的大医院已开始这项工作,但尚未见到报道。本文报告我院1987年4~12月施行的TURP手术50例,并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加以讨论。
1988年05期 27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楷;卫焘;
<正> 尿道修复术用于尿道损伤和尿道狭窄中有一定的失败率,其原因除与手术因素有关外,与感染、出血、不合理的尿道扩张以及支架管的脱出或安放不当也有密切关系。我们设计了一种塑料和硅胶的环形支架管能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取材方便,护理简单,从1983年12月至1987年5月先后应用了19例,无一例失败,现介绍如下。
1988年05期 279-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起旺;
<正> 结缔组织病是以损害多器官结缔组织为主的炎症性疾病,最易侵犯关节,浆膜以及各种脏器中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血管系统。本文收集我科近年来经临床确诊的各种结缔组织病,并具有胸部X线表现的患者23例,就有关胸部X线征象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3例中,男5例、女18例;年龄18~53岁,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1例,进行性系统性硬
1988年05期 281-282+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燕生;张仙鹤;
<正> 腹膜复盖阴道成形术为1933年Ksido首创。多年来虽经不断改进,但目前采用的盆腔腹膜皱襞广泛分离法,仍存在着腹膜下牵困难,不能满意地复盖阴道壁的问题。我们采用“腹膜简”法,弥补了上述缺点,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983年3月~1988年2月共施术30例,年龄20
1988年05期 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伟椿;陈博渊;景东;
<正> 肠重复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除以腹部肿块,重复肛门或肛门开口异位就诊外,多数以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等急腹症形式就诊。由于其病理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因而木前诊断及术中处理存在一定困难。现将我院40例腹部肠重复畸形,就其急腹症作一讨论。
1988年05期 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炳麟;吴永嘉;祝庆华;
<正> 我们于1984年以来用皮内潜行缝合法缝合各种手术皮肤切口151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性54例,女性97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15岁。其中Ⅰ类切口88例,Ⅱ类切口63例,手术种类见附表:
1988年05期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淑珍;
<正> 患者,男,52岁。因间断心前区憋痛4年,胸憋气短咳嗽2小时入院。患者于1982年及1986年曾分别患急性前壁及下壁心肌梗塞。查体:BP110/60。不能平卧,口唇发绀,无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右肺满布中、小水泡音,左肺呼吸音清,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
1988年05期 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武清;
<正> 近年笔者应用人发作缝合线缝合面部伤口32例。其中外伤18例计23次,手术切口14例。伤口均Ⅰ期愈合而且遗留疤痕小。对外伤伤口均采用异体长发,手术切口可采用自体长发。将长发洗净后去除油脂浸泡在1‰新洁尔灭溶液中备用;自体长发于术前1天取其长发适量,同法处理后备用。体会:人发经上法处理后,打结时不发生折断,打结后不脱结;缝合面部伤口无缝线反应、切口感染、裂开等不良反应;疤痕小或无疤痕,取材方便等优点。
1988年05期 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镕;裴保香;
<正> 三角综合征亦称脉络膜动脉闭塞综合征,由睫状后短动脉闭塞所引起。在眼底形成尖端向乳头、黄斑区、底向周边的三角形局限性的网脉膜萎缩灶。现报告二例于下。例一:男,15岁,学生。主诉:右眼被足球击伤五天,视力下降,既往视力正常,无特殊眼病史或全身病史。眼部检查:视
1988年05期 288-289+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愿忠;
<正> 例1、男、16岁。因刀刺入左前胸、出血、气短、胸痛、胸闷、心慌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120次/分,血压70/50mmHg。神志尚清、表情淡漠、颈静脉怒张、左胸膨隆、第五肋间锁中线内有1cm伤口、流血、心界扩大、心音遥远、X光见心脏搏动弱。诊断:左前胸刺伤、心脏穿
1988年05期 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瑞姝;贾曙光;
<正> 一.手术方法的选择 1.单纯电凝或光凝法:这种视网膜脱离发病时间短,1周左右或时间稍长但整个视网膜和玻璃体条件尚好,特别是裂孔区无明显网膜下液,网膜脱离范围不大,在1/2象限以内。或视网膜呈灰白扁平脱离者,裂孔小于1/2PD。手术中可以不放液,只在裂孔处电凝封孔或激光
1988年05期 290-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协文;
<正> 患者,女,51岁。主因上腹部饱胀感7个月来加重而就诊。体检:腹软,未及包块。上腹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钡餐检查:胃呈鱼钩型,胃腔内有一6×10cm大小的椭园形;边界毛糙不整的
1988年05期 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瑞芬;张佩怀;孙联亭;王鹤皋;牛玉中;
<正> 我院从1982年9月至1984年4月采用体外照射加腔内~(137)铯治疗食管癌87例,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87例,男65例,女22例。50~69岁占72%。全部病例均经食管X线、脱落细胞学或内窥镜检查,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中段病变占74.71%。Ⅲ期病例占60%以上。髓质型最多。治疗方法:体外照射采用日本(东芝)LMR-15型直线加速器lOMVX-Ray或~(60)钴远距离治疗机三野同中心常规分割照射。模拟机定何。前野垂直,后野交叉,野宽5cm,长度为病变上下各延
1988年05期 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玉山;朱效聪;
<正> 由Murray于1907年报道第一例石棉肺以来,石棉作为较强的致癌因素已日益受到职业医学家的重视。各国研究人员对石棉的危害性及其所致疾病(如:石棉肺、胸膜间皮瘤、肺癌等)作了多方面的研究。从流行病学、动物实验、病理观察均证实了石棉的致癌和致纤维化效应。石棉不但对职业人群有危害,而且对少量接触的工人家属和居民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报道工人在无任何防护条件下,采用锤打、碾压、簸箕簸
1988年05期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天舜;
<正> 患者,男性,10岁。因左上腹部忡物半年,左上腹胀满不适入院。查体:发育正常,上腹部剑突下可触及拳头大之肿物。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有轻度压痛。肿物可移动,与肝脏有直接关系。肿物下缘有切迹感、囊性感。肝脏、脾脏均未能触及。腹部无压痛、反跳痛。 B超示:左上腹肿物处可见液平段,宽度4cm。提示:腹腔内囊性肿物。血常规及肝功正常。
1988年05期 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守正;詹建民;
<正> 1981年1月~1987年12月,我院共施行胃癌规范性切除手术R_2(淋巴结廓清到第二站)和R_2~+(淋巴结清扫了第三站的部分组)100例,现就其生物学特性和淋巴结转移关系作一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全组病例术前均经过我院的胃造影和胃镜检查。术中和术后摘除肿大的淋巴结分别按组分瓶装好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和诊断标准按“全国胃癌协作方案”进行,淋巴结分组分站采用日本“胃癌外科病理处理规约”。100例中男93例,女7
1988年05期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乐仁;石瑞生;
<正> 腹腔手术范围广,术后并发症多。为减少或预防并发症发生,正确置放引流物是一项重要的措施。现就近三十年来临床实践,谈谈对置放引流的体会。一、引流的类型引流可分为主动引流和被动引流两类。借助于负压吸引称为主动引流。其中引流不与外界大气相通者叫闭式引流,且可
1988年05期 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起周;武桂兰;
<正> 我院用自己研制的无极回生膏,治疗不能用抗痨药的顽固性肺结核171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药物组成:猫眼草、木蹩子、独角莲、蟾蜍、守宫、乳香、没药、白芨、百合,在香油中熬枯去渣加入黄丹再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麝香摊在布或纸上即成。用法:将膏药贴在与病灶相应的
1988年05期 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裕隆;赵乾元;
<正>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我院外科1949~1984年曾收治13例,均手术及病检证实,简要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14~70岁,平均40.8岁,其中40岁以下占46.2%。病程自30小时至2年。主要症状及体征见附表,作消化道X线检查6
1988年05期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晓建;胡正义;王俊英;张淑娥;高玉贞;
<正> 肺心病是一种乏氧性疾患,由于乏氧可引起多种脏器的功能变化,乏氧能否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我们对来院住院的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T_3、T_4浓度的测定。现将所测结果报告如下。本组病例男女各半,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54岁。肺心病的诊断以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
1988年05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春艳;
<正>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临床上由于诊治过晚或处理不当,留有胸膜肥厚、包裹和脓胸,从而影响呼吸功能。我院1979年6月~1984年6月,经住院观察治疗共67例,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31例近期疗效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31例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分布:14~25岁13例;25~35岁8例;35岁以上者10例(其中年龄最大者71岁)。
1988年05期 30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润身;杨淑媛;
<正> 白色念珠菌、酵母样菌属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感染。调查这些菌在口咽部等处的带菌率,有利于对这些条件致病菌的预防。1985~1986年间我们对产科住院产妇及其新生儿、皮科门诊一般患者共300例进行了白色念珠菌及酵母样菌的凋查,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988年05期 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文忠;赵九恩;宋文斌;
<正> 上海造GF—Ⅰ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应用临床以来,发现术后有些并发症。综合同内2900例报告,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3%。我院以1987年6月~12月共行食管、贲门肿瘤手术65例,应用吻合器50例,除开始发生一例吻合口瘘外,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现就如何预防术后并发症谈点我们的体
1988年05期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毓瑛;高志华;贾春生;宋幼林;
<正> 人胎盘泌乳素(HPL),放射免疫测定(HPL—RIA)。对了解胎盘功能,监护高危妊娠有一定临床意义。现将我院对各类高危妊娠血清HPL检测结果报告如下。结果与讨论:我们所用检测药剂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其标准范围为1~10.6μg/ml,批内变异系数为2.2%,批间变异系数为
1988年05期 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赛珊;梁晓春;祝湛予;王琰;陶丽华;郭赛琪;
<正> 糖尿病人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证实,但对糖尿病人红细胞变形性是否减低尚存在争议。我们采用微孔滤过法测定了90例糖尿病人的红细胞可滤过性,并观察其与全血粘度、胆固醇、空腹血糖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1)病例组:根据
1988年05期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玉森;
<正> 患儿女,生后第4天,出现阵发生啼哭,吮乳减少。大便次数增加,便呈绿色稀便,无脓血、无发烧。继而腹胀、恶心、呕吐,阵发性啼哭,给予禁食,静滴葡萄糖盐水。大便仍是绿色稀便。于病后第8天,腹胀明显,影响呼吸,体温38.8℃,心肺无异常,右下腹似可扪及包块,压之右下腹患儿啼哭,血
1988年05期 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晋华;
<正> 我们在治疗破伤风病人中,除了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等高营养和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痉挛等药外,我们又加用了灭敌灵,收到良好的效果。年龄、体质、病情均相似的病人,护理和治疗基本一样,但是,用了灭敌灵者均痊愈出院,没有用灭敌灵者则死亡了。灭敌灵的用
1988年05期 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子元;徐大毅;
<正> 近年来,许多国外学者注意到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系,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LESP)降低,酸性胃内容物可返流到食管而造成食管粘膜损害。典型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胸骨后不适,烧心及胃灼热感。部分不典型者可出现饭口饱胀、嗳气,心绞痛样胸痛,Delahunty综合症,(系胃液逆流浸及咽部、声带和气管,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
1988年05期 309-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云龙;
<正> 质量控制(简称质控)是检查和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采用,成为实验室全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检验质量、预防误差的发生,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自1978年以来,我们开展了生化室内质控,使变异指数逐年下降,有效地促进了临床生化质量的提高。现就近几年来的生化质控体会报告如下。
1988年05期 31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志云;
<正> 小儿颅内占位性病变,在儿科临床并非少见,然而常因年幼儿不善于直接表达,检查又不合作,以致早期诊断较困难,往往被误诊或漏诊。我院1985年以来确诊的21例颅内占位性病变中(手术证实2例,X线造影或CT扫描证实19例,其中后颅凹占位12例,半球占位6例,蝶鞍附近占位3例,有8例误
1988年05期 31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邦中;
<正> 原发小肠的恶性肿瘤比较少见,而空、回肠的恶性肿瘤则更少见。我院1961年以来收治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34例,现将误诊的27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7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男20例,女7例,年龄31~71岁,平均47岁。病史最短3天,长者达2年。空肠肿瘤13例,占48.2%(粘液腺癌4
1988年05期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永嘉;
<正> 腹部损伤约80%为闭合性损伤,损伤的原因常为撞伤、挤压伤、跌伤及车祸等钝性暴力。腹部损伤后,因暴力及着点不同,临床上可有腹壁伤,腹壁血肿形成,空腔脏器如胃、小肠、大肠、胆囊、膀胱等,以及实质脏器如脾、肝、胰、肾等损伤。在腹部损伤后关键在于确定有无内脏损伤,绝大多数内脏损伤需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如不能在早期确定内脏是否受损,因病情危急很可能贻
1988年05期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望和;
<正> 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有创伤、感染、血尿和尿潴留等,现将诊、治要点简介如下。一、创伤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尿道最常见,肾次之。 (一)尿道前尿道主要是踦跨伤,后尿道多并发于骨盆骨折。 1.诊断凡伤后不能排尿,导尿管通过障碍以及尿道口滴血,均提示尿道损伤。后尿道伤多系
1988年05期 318-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亚凡;张贵生;
<正> 茛菪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对改善微循环、调节神经体液和保护生物膜具有较好疗效。我们用654—2、速尿合用治疗慢性肾衰无尿一例,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男性,52岁,干部。因慢性肾衰无尿于1987年3月6日入院。贫血貌,颜面浮肿,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腹肌不紧
1988年05期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